破蛹而出的瞬間,我想,牠一定是有點嚇著了吧?
怎麼不是當初熟悉的那棵金秸樹上呢?
這藍色的「樹幹」是?旁邊怎麼有兩隻貓頭鷹叮著我瞧???我想,牠一定有很多的疑惑!
這故事,得從二個多禮拜前說起了......
那天下午放學時,金秸樹上那隻胖嘟嘟的無尾鳳蝶綠色四齡蟲不見了
其實心裡面大概猜到了,也該是牠離家出走去找安全角落結蛹的時候了
只是小李萬萬沒想到......這隻幼蟲結蛹的地方,竟然是在靠近泥土的樹幹上
這株金秸樹的泥土裡,可是住了一堆螞蟻弟兄啊!
牠未免也太勇敢,或是該說不知死活呢?
牠不知道他有多少同伴在成蛹的階段,葬送在螞蟻的手下嗎?
螞蟻一旦發現蛹的存在,便會成群結隊的,很有秩序的來「搬肉」
首先螞蟻弟兄們會在蛹的肚皮上鑽個洞,接下來一人一口肉,慢慢地由外而內啃光
我想此時困在蛹裡面的幼蟲,被蠶食而面臨死亡的感覺必定是人間煉獄!
一想到這裡,惻隱之心便起來了
儘管上課時口沫橫飛的、很冷血的搬出達爾文的「物競天擇」理論來解釋物種的進化
「聰明的、強壯的物種,在面臨生存的各種挑戰下,比那些弱小不聰明的同類更有機會存活。」
「也就因為優秀的上一代存活下來,才能產生優秀的下一代,這個物種才會更興盛!」
「就例如那些蝴蝶,懂得隱蔽、遠離危險,才有生存下去的機會!」
唉!看到這愚笨的幼蟲,小李實在是忍不住違反「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定律啊!
花了不少時間,拿美工刀小心的割下樹皮,小心翼翼地不讓蛹絲損毀
拿兩根吸管並綁,在適當的部位塗上薄薄的保利龍膠,再以夾子將三處的樹皮黏貼上去
利用吸管細微地轉動來調整兩條蛹絲的平衡受力位置
最後放在方形公升量杯的教具裡頭,傾斜角度與在樹上的角度類似
這一大工程,花了一個多小時。完工時,心裡總算是放下了一塊大石。
二個多禮拜過去了,我們都靜靜地等待著牠的破蛹時刻
今天一早上班時,我瞧見蛹的顏色突然轉為黑褐色,便料想預產期應該就是今明兩天啦!
果不其然,跳完健康操的下課,牠已經迫不及待地跑出來看看新世界了
我們沒能瞧見破蛹的珍貴畫面,但小朋友們卻是第一次瞧見剛新生的蝴蝶~
大家好奇地圍著牠一直瞧,一直問我問題!看得出小朋的也和我一樣興奮!
放學後,將蝴蝶放置於室外,好讓牠的翅膀快速乾燥,快學會飛啊!
有點小感動,因為從自己手中救了一條小生命
但其實仍免不了多想了想,牠會不會因此而記取教訓呢?
如果牠的小孩還是一樣笨笨地,那........我的吸管可要多買一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