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館HAKODATE,舊稱箱館,位於北海道南部的龜田半島上。
東、南、西方分別被被津輕海峽和函館灣包圍,也是北海道連接本州的大門。
自幕府末期開港以來,便是重要的漁業重鎮,也是日本最早與外國通商的港口之一。
函館,是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城市。
台灣和北海道,有著一個小時的時差。
從桃園到函館,需要三個半小時的飛行。
從第二航廈望出去,怎麼和上回一樣,出國時,都飄著細雨?
但心中卻沒有被陰雨帶來一絲的BLUE....
北海道飄下來的,不是雨,而是我期待已久的雪呢!
大年初五的機場,人潮還真是多的令人有點詫異,大家都不用開工上班嗎?
只有出境大廳裡的柿子先生,最賣力的上網工作,真是超搞笑的公共藝術。
步出函館機場,雖然心裡已經早有準備,但還是忍不住打了囉唆,很冷!真的很冷!
沒有飄雪的景象,只有路旁的積雪,忍不住就是去踩了幾下.....剉冰的觸感!
▼小小的函館國際機場,真的是不搭耶!函館可是世界三大夜景所在地,怎麼機場這麼小?
下飛機後的第一個行程,是函館港邊的金森倉庫群,港邊碼頭又稱「波止場」
函館港是波浪少的天然的良港,從中世紀開始被當成港口利用。
明治以後為北海道的門戶及北洋漁業的重要港灣,從此繁榮起來。
現在,函館港主要是在處理來至日本國內的貨物、水泥和石料的運出,以及石油產品等的輸入。
而港邊的金森倉庫為函館在開放為國際貿易港時期所興建的商業倉庫
倉庫群的一部分改建為函館歷史廣場,倉庫群外貌保持了原有的古樸風貌,內部則已改建為複合功能的商場
除了餐廳及啤酒屋可休憩外,還有舉辦各種藝文活動的金森廳
其中金森洋物館販售世界各地的手工藝品,裡面有一家函館聖誕臨時郵便局,相當有趣。
(資料來源:http://www.erick.idv.tw/hakodate/hokodate-04.htm)
▼我們的導遊唐大哥(綽號唐伯虎),是個細心、有經驗又很會搞笑的NICE導遊。
▼路旁的人力車,連車伕都帥到不行。
▼倉庫內的商場,傳統建築與現代商業的結合。
▼小巧可愛的郵局,同團的莊媽媽聽說還買到限量的郵票呢!
▼聽說這個叫做麵包超人!
▼我喜歡這間店的窗,窗外望出去,就是港口的迷人VIEW!
▼遠方的御殿山與函館山,上頭的展望台,就是世界三大百萬夜景之一。
▼下午四點半的港邊,已漸漸昏暗。
▼港邊一處私密的教堂,可惜無法入內觀賞。
▼金森倉庫旁的街道,日本人的餐廳怎麼都這麼有藝術感?
《雪の北海道記事‧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