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的連續假期, 一個難得的出遊機會。
選擇了日本自由行,一方面是秋楓美景的吸引,另一方面更是想衡量一下自己的日文能力。(事實證明還是まだまだです.....)
11月初的日本,當紅的楓景應該是北陸,而最後選擇了京都,對賞楓而言是有點為時過早。
但便利的交通、住宿、餐飲、賞楓景點的密集性,都是最後選擇京都的考量重點。
事前的功課做的很充足,甚至連許多景點、馬路、公車站,都用GOOGLE實景地圖走了一遍。
但真正踏上這古都的土地時,興奮之情仍是溢於言表。
此行首先得感謝日文班同學文呈桑大哥的陪伴,讓這趟旅程充滿了趣味,妥善的建議也讓行程規劃更順暢。
結伴同行的自由行,我們走的很隨性愉快,看到美景就停,看到好吃的就買,有車就搭,是一趟很滿足的旅行。
11月的京都,是賞楓旺季,連日本人自己都趨之若鶩,所以若沒有提前幾個月訂飯店,大概就很難成行。
小李在此也要感謝旅行社的家長熱心協助,讓我們在京都的旅遊旺季有個交通便利的飯店可下榻。
五天的行程,純粹都是以拍楓葉為主,額外搭配一些購物行程。
所以這五天所參訪的寺廟神社,算起來還真不少!
雖然小李是個不太喜歡拍古建築的人,但日本的寺廟,那被層層綠意包圍的寂靜感,還真是讓人停不下按快門的手。
我們這五天參觀的景點如下,卻仍有不少遺珠之憾呢!
DAY 1:■高台寺賞夜楓 ■八阪神社 ■圓山公園 ■祇園
DAY 2:■南禪寺 ■哲學之道 ■銀閤寺 ■京都Yodobashi ■京都塔
DAY 3:■嵐山-嵯蛾野Torokko小火車 ■保津川遊船 ■渡月橋 ■嵐山公園(龜山地區) ■天龍寺 ■野宮神社、竹林步道 ■常寂光寺
DAY 4:■東福寺 ■清水寺 ■金閣寺 ■北野天滿宮 ■錦市場
DAY 5:■東本願寺(銀杏)
關西空港,是冒險的開始。
這座建在海上人工島的機場,歷經5年的填海工程,用了1.8億立方米的土方所蓋成,本身就是一項建築奇蹟。
從出入境大廳到登機門,還得搭乘類似捷運的軌道電車。
因為第一天的行程緊湊,一下飛機得趕忙排隊換はるか(Haruka)的車票,所以我們直至回程時,才有悠閒的機會慢慢體會這空港的特別之處。
はるか(Haruka),是往來於關西空港和大阪、京都之間的快速列車。
在台灣雖然已經購買了兌換券,但到了關西空港的JR車票外國人購買處時,還是不免和現場買票的人排了好一陣子,
才有服務小姐請我們到旁邊櫃臺優先為我們兌換車票。
下次再去京都時,可以考慮把兌換券拿高高,再不然去櫃臺詢問「乗車券を交換してもいですか?」會比較快。
京都駅,一個充滿現代感的商業複合式車站。
底層有JR、近鐵、新幹線、地下鐵、巴士的交通樞紐路線,而依勢丹百貨則巧妙的隱身在B2~11F的樓層。
一樓大廳裡,熙來攘往的忙碌氣氛,通車族的快速步伐,在這空間裡絲毫感受不到屬於京都的悠閒。
但往兩旁的開放式階梯而上,卻又是另一番光景。
頂樓的空中竹園,十樓的拉麵小路、天空階梯,都蠻值得花些時間逛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