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蜜颱風來臨前夕的星期六,是個出大太陽的好天氣
和小羽起了個大早,驅車穿過八卦山隧道,往王功漁港的方向開
這天和小羽的同事有約,要一起下海......喔!是下海抓螃蟹啦!
眼前的藍天,讓人心情愉快。假日!本來就該出來透透氣啦!
其實和小薇同學約好的時間是要一起吃飯,而小李這麼早出發,純粹是為了拍照
還記得二年多前小李辦理校內師康活動,帶著學校的老師們到這裡出遊
結果下午的陽光曬的大家睜不開眼,照出來的相片悽慘無比~令人印象深刻啊!
前車之鑑,早起的鳥而是有蟲吃的!九點的漁港,果然沒讓人失望!
一路上,風勢不小,不知是海口的風還是颱風?
▼準備爬上防波提防時,強烈的風真的吹的讓人站不穩。
▼王功頗負盛名的生態景觀橋......的樓梯
▼生態景觀橋橫跨後港溪,可遠眺後港溪出海口及王功漁港景緻。
橋樑型式本身利用拱與折板結合成一俐落的橋型,在兩道海堤中如一輕巧的雕塑。
主結構為鋼骨結合混凝土,以拱的型態傳遞力量。
烤漆的鋼板為主要包覆材料,動態的折板變化將豐富觀景的樂趣,而玻璃的設置也使停留區免於強風的困擾。
地枰舖以防腐與防鹽處理的南方松木,營造親切自然的質感。
此外,結合生態解說設施及運用自給自足與無污染的再生能源(太陽能光電板)落實生態與環保的意義。
這座橋的建築師廖偉立曾以「王功生態景觀橋」獲得日本SD REVIEW 建築雜誌的SD獎。
〈資料來源彰化縣政府〉
▼從生態景觀橋遠眺出海口
▼從生態景觀橋遙望新寶村的方向
這天漁港的小舢舨、膠筏都停在港內
實在是因為風勢太強,港內的海水波濤相連,連走在路上都會被風吹起的沙子打到
▼王者之弓大橋,因其獨特的造型和地名相似而得名
▼王功漁港的另一地標:王功燈塔
▼黑白的塗裝,實在是很像監獄犯人的衣服.....
▼漁港旁海堤公園上有三座很特別的賞鳥屋,很不錯的設施
▼躲在賞鳥屋裡,外頭的強風赫然靜止,實在是冬天賞鳥人士的最佳暫棲所
▼這張相片有「海角七號」的味道吧?
▼海堤公園的邊坡上,馬鞍藤的花開的豔麗
▼不曉得是刻意的裝飾造景?還是蚵農的無心插柳!反正是很有味道的蚵殼架
▼中午時分,約好的時間也到了,和小薇會合後前往芳漢路美食街上最有名的「洪維身蚵仔國宴店」用餐
看門口招牌就知道為啥有名!整條街就這間店人潮最多!也難怪能在小小的王功連開三家分店!
▼小李的最愛!蚵仔湯!肥嫩的蚵仔用料實在!讚!
▼炸珍珠蟹
▼川燙小章魚,口感不錯
▼蚵嗲,在王功叫做「蚵仔炸」,當然是不馬虎的好吃囉!
午後的陽光正強,開著車子逛二林、竹塘的田間風光、找葡萄園
下午便捲起褲管、脫掉鞋子,前往潮間帶的沙灘探險啦!
▼這些聳立在海中的一列石柱旁,竟然是一個車道寬的「水泥地」耶!
小李猜想這些石柱大概是路標,當海水淹沒地面看不見時,指引採蚵車路徑之用!
▼風勢很強,連淺淺的海水都被吹成水流狀,如果此時有帶腳架,來個曝溪的拍法一定很有趣!
▼看到採蚵車載者蚵農返家,假日的這天更看到不少觀光客搭乘這種採蚵車前往潮間帶蚵架一遊!
▼落單的膠筏?還是擱淺的無奈?
▼海灘上有不少人來挖蛤仔,這裡的蛤仔白白胖胖,和市面上賣的不太一樣!
▼其實我們和其他遊客比起來,所挖到的真是少的可憐!
別人都帶著專業的沙鏟、水桶、網子(帶網子到底要幹嘛?)我們是徒手奮戰!
▼可愛的蛤仔!當然我們沒將牠吃下肚!
這是小李第三次來王功,感覺上彰化縣府有用心在經營這個沒落的漁港
讓它成功的轉型成觀光勝地!
美食街有吃不完的蚵仔料理名產、規劃完善的遊客服務中心讓我們沖洗、上WC很方便
潮間帶、養蚵棚架的採蚵車導覽很有趣、復育完善的紅樹林生態景觀很有教育意義
王功夕照的美讓人忍不住駐足......
最重要的是:這裡離南投很近!開車很方便!
推薦大家!假日可以花一整天的時間來這裡吹海風、吃海產、摸蛤仔、看夕陽!挺不錯的!